NCF参数化建筑论坛
标题:
体育馆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ssysdtc
时间:
2011-7-10 17:33
标题:
体育馆设计
课程设计......
作者:
ctctwin
时间:
2011-7-10 18:26
这种效果是怎么渲的啊?
作者:
Line
时间:
2011-7-11 00:05
很想看看第2页文字介绍部分的大图,想了解一下你的设计思路。 顶棚那里折了一下子,感觉结构上可能会有些问题。 利用草坡和建筑的结合是个不错的想法, 楼主是同济的吧?上海辰山植物园里那三个温室的交接部分就是类似的设计思路,可供参考。
作者:
taliesin
时间:
2011-7-11 08:46
这种表现是一种风格 但至少得让我们看得清楚 同样 如楼上说的 设计过程没有表达清楚 前期分析也缺失
作者:
HipaBoy
时间:
2011-7-11 14:46
求大图部分
作者:
zdway
时间:
2011-7-11 14:48
整体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作者:
ping88
时间:
2011-7-11 15:40
支持多点原创作品,一起交流,很不错。
作者:
carcass
时间:
2011-7-13 19:31
学习。。。。。。。。。。。。。。。。。
作者:
youisika
时间:
2011-7-13 23:26
不错 ~ 支持 。。
作者:
ssysdtc
时间:
2011-7-18 21:10
3#
Line
设计前期主要是一些结构类型 基本环境介入策略的选择 个人认为这个课程设计在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上有两点要点:一是和现有的同济大学游泳馆以及田径场的剖面关系 由于间距的关系 过于高耸的形体将使人行进于游泳馆和体育馆之间时感到逼仄 二是体育馆一旦建成 将作为田径场主席台的背景而存在 对于第一个问题 我的选择是将体育馆下沉 这也进一步为立体分流不同的人流带来了可能性 对于第二个问题 我选择了左右对称的形式 同时建筑轴线与田径场对应 场地处理轴线与游泳馆对应(因为游泳馆与田径场并非完全平行 存在一个比较小的角度) 对于草坡 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从功能角度来看 任务书中有一个对于面积和高度都有比较高要求的训练馆存在 而我对于运动员 裁判员 以及比赛相关功能房间的处理是排成一列置于主体育场空间的一侧 因此从使用方便的角度出发 训练馆理应放在这一条功能房间的另一侧 这就决定了尽管有下沉的处理 在主体育馆的一侧会有两至三米的高差 另一方面 如果你来过同济大学 你就会发现 同济大学所在的赤峰路 整条路建筑和道路的关系都是紧挨着的关系 因此街道需要在这里有一个可以呼吸的地方 周围的居民也需要公公活动的场所 学校和社会之间也需要一条缓冲带 同时下沉操作带来的土壤也需要处理 因此在这里设计一个草坡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结合草坡 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将田径场的看台做在草坡的挡土墙上 并且营造出看台从草坡里自然生长出来的感觉 对称的设计突出了主席台的中心感 出入口对应于学校和社会两个方向 观众 运动员 工作人员 贵宾 通过地形分流分设入口直达相应功能区 采光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和所处位置差异化处理
作者:
architectman
时间:
2011-7-25 15:30
看帖必回~~~
作者:
superzhou30
时间:
2011-8-6 17:35
学习下学习下。。。
作者:
rentiyishu.name
时间:
2011-8-8 22:23
大家好我是新来的请大家多关照啊
作者:
945908999
时间:
2011-8-24 12:44
图怎么做的
作者:
ssysdtc
时间:
2012-2-6 03:56
16#
greatdeer
哈哈 谢大鹿
作者:
夜夜夜夜
时间:
2012-2-6 08:05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作者:
A_T
时间:
2012-2-6 10:12
楼主厉害 学习了
作者:
qidian2004
时间:
2012-2-7 10:47
求教楼主是如何渲染的?
作者:
多吃水果蔬菜
时间:
2012-2-28 10:40
感谢你的分享啊!
作者:
zhangruiqi18
时间:
2012-2-28 16:24
恩 很不错的说说
作者:
多吃水果蔬菜
时间:
2012-2-28 16:31
谢谢分享,我们正要做这个!
作者:
乖胡儿
时间:
2012-3-21 13:10
我们正要做这个
作者:
小柯
时间:
2012-5-13 22:53
学习下啊 很漂亮
作者:
阿门平面
时间:
2012-5-13 23:03
楼主同济本科阶段会教授参数化的课程吗
作者:
yclilabc
时间:
2013-2-7 20:03
看着不错啊~
欢迎光临 NCF参数化建筑论坛 (http://ncf-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