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F参数化建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2488|回复: 28

北京银河SOHO加建项目之工作记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 13: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angjunxiong 于 2016-5-2 13:47 编辑

   首先,纪念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她的突然离世,也让人感到惋惜和悲痛。   这是ZAHA在中国的倒数第二个项目,一个小得有点”微不足道“的建筑体,却一如既往的让人着迷,惊叹。而ZAHA在中国的最后一个项目是位于北京的丽泽SOHO 。
   
   北京银河SOHO主楼早已投入使用,而位于主楼侧面的角落处加建一个小小的“堡垒”,效果如下:
004.jpg       002.jpg

细节:
005.jpg

由图可以看出,建筑难点在于这个有多个”X“”Y“连接起来的飘带,飘带里面是玻璃幕墙。设计深化阶段,业主要求飘带部分造型安装方式为挂式以方便后期拆卸更换,由于飘带和玻璃面是“无缝”拼接,所以安装的难度异常大。那么如何设计安装节点既达到业主要求又能解决安装问题?
(以下节点非本人设计,仅作学习使用)
安装节点01.jpg

安装节点03.jpg

安装节点04.png

三维节点:

SWJD01.png

SWJD02.png

SWJD03.png

正如所看,SOHO一贯的做法,铝板(选择铝板是因为相对而言铝板重量轻)采用开缝拼接,支撑机构由机械连接和结构胶连接结合,把支撑点分布到3个肋片,肋片由可活动的连接件连接铝板,再用3个肋片把横向型材连成一体,横向型材最后分布4个挂点用于墙体结构挂接,挂钩采用多级组合,目的是现场安装实现三轴方向调节。细节方面,考虑铝板与玻璃接触,此位置使用胶条,而铝板间为了挡光也增加胶条。
初步确定方案后,开始制作样板,效果如下:
整体看:
效果01.png

细节看:
细节.jpg

细节暴露了问题,可远观不可近看!这个结果也是意料之中,铝板体量大且全部为焊接成型,必然会发生自重结构变形和热变形。为解决问题,确定在铝板两侧增加折边,工艺处理采用尖角效果,目的是实现无折边的开缝效果。二次样板后,问题得以解决。
效果02.png (找不到安装的效果,只能找到这个单件的)

样板经过4次反复考察,其中zaha团队2次亲自前往厂家指导,所谓指导其实是把要求一级一级提高!
几经波折,最终敲定批量生产。但现场安装问题一直是颗定时炸弹,因为没有实际现场挂板!
项目时间越来越紧,匆匆忙忙现场试安装样板,匆匆忙忙把全部模型按理论下单。。。。。

安装过程:
227BA5229F996498942B5A1EBAFBE662.jpg

123.png

1234.png

安装后的效果,去现场看确实很震撼,线条美丽而大方,关键是真把它给造出来了。

然而,那颗定时炸弹还是爆了。
问题01.png
图中为收口位置,现场与理论相差很大,导致无法安装。这样的收口位置,约有10处,这些位置多多少少都有误差,而实际上现场的控制点经过了反反复复的全站仪校核,但有些误差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没有预留收口位置是很错误的决定,特别是复杂的造型体更应该合理预留收口。切记,再理论的东西和实际都会有偏差。问题已经出来,只能报废这些位置辛辛苦苦做好的铝板,重新全站仪测点,然后三维建模,最后生产和安装。
另外,由于X点和Y点位置的板块很大(单件见光面积最大近20平方),其受自重变形会很大,难控制生产精度,加之途中运输,其变形无可避免,这就决定安装的时候需要“舍小留大”,把大板安装好,旁边小板做更改。板块内部布满连接配件,造型与玻璃面无空隙,安装需要同一方向顺序,且由上而下。工程下单的时候没考虑这个问题或定制了错误的下单顺序,导致生产生产好的板子没地安装,需要安装的板子没下单,严重影响周期,为了补救,生产厂家无辜被施加压力,这就影响了产品质量。


整个过程大概这样,由于时间问题,不能一一详细,有些地方一笔带过。这个外墙面积约6000平方,耗时3年,想想而知其中的难度有多大。

到此,大家会疑问,这与参数化设计有什么关系?
以下我做几点总结:
1、每个单块造型铝板的连接配件可以半参数化生成,这属于幕墙设计阶段,幕墙公司(武汉凌云)采用了DP完成这项工作。但由于模型复杂,这里面仍然有很多漏洞。我个人倾向于rhino+gh+rhinoscript ,感觉能处理好已有的漏洞问题。具体实例得以后汇总了吧。

2、数据导出,数据指配件位置,孔位置,角度等。由于数据是不相同的,利用编程处理可以节省非常多时间。


3、生产过程。如配件尺寸,模具数据,开孔,展开等等,这些都可以用GH协调工作。下图是用到的一些程序截图:
gh01.png

由于这些编程源至于我多年的实践,有一定的商业性,谅解不能公开。
这些程序中把配件由三维转换为车间可生产的二维文件最为实用,可提高好几倍的工作效率。

结语:
本想这个五一写一篇详细的心得,写着写着就变成了一笔带过。这个工程把我煎熬了2年之久,酸甜苦辣,感触颇深。日后整理好再一一详述。
不管怎样,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好长时间没在NCF发过帖子了,今天,很感性,一晃就是2016了!

最后,纪念天堂的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评分

参与人数 14强度 +37 照度 +141 收起 理由
牛结实 + 1 感谢分享!
抓蝴蝶 + 2 很有启发!
淡紫色の茴嬑 + 1 感谢分享!
lu992 + 10 很有启发!
hyycq + 1 + 3 很有启发!
cade731 + 2 + 3 感谢分享!
cythywz + 1 感谢分享!
羽生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5-25 00: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神分享,许久没上ncf',一来看看果然ncf还是很高大尚的呀
发表于 2016-5-2 19: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分享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
发表于 2016-5-2 14: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干货!缩小实际操作与理论之间的距离,需要在项目中不断积累经验。赞!
发表于 2016-5-2 20: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6-5-3 00: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人视高度的建筑,觉得更加容易表现材料质感,四通和Y形管处理得很不错,就你的3条总结说说我感想:
1、因为我们材料商的不断成长,现在设计方也对我们和幕墙的对接从半参到全参有新的要求和企望了,毕竟是一步一步来的,为了实现全参,设计模型--施工模型--加工模型,不管是RS、GH还是DP类,接口部分的东西,都有赖于我们通过经验的积累和开放的合作精神来达成;
2、数据真是本帐,综合运用好了真心赞,基础数据就是以不变迎万变,设置合理的数据整理机制就可以为我们的加工和施工提供各种便利,期望能交流这部分的心得;
3、加工图深化是很繁杂却又环环相扣的,我用了HUMAN把细节处理部分串起来了,类似CAD的工具箱功能,有空的时候建议用用,很容易上手的,不过很纠结的是,比如“划线框-单侧凸” “划线框-单侧凸(增加两肋片)”这两个模块,可能只是部分增加了某个数据处理,想放一起呢,又得用筛选机制把它们分离,不放一起呢,单个GH太庞大会报错,用开关呢,开始执行总要卡那么一会,而且GH里的CLUSTER又有自动同步的功能,有时,我就是让CLUSTER不一样啊,得,又得重新打包一次。(优点也是缺点来了:GH里暂时没用到全局参数,但是有全局也很有好处啊,我得想一下怎么综合用好这个概念)
哈,碎碎念,有空交流。

点评

666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3 16:19
总结得很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3 08:20

评分

参与人数 1照度 +2 收起 理由
eggplant8008 + 2 支持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08: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得很好。
发表于 2016-5-3 09: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楼主学习了,不知道扎哈另外一件类似作品King Abdullah Financial District Metro Station施工了没,那个作品和这个有类似之处。

点评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我就知道SOHO的项目,其它的不知道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3 14:17
发表于 2016-5-3 11: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能看到这类相关 实际的贴子  酷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4: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yanguliu 发表于 2016-5-3 09:40
向楼主学习了,不知道扎哈另外一件类似作品King Abdullah Financial District Metro Station施工了没,那个 ...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我就知道SOHO的项目,其它的不知道了。
发表于 2016-5-3 16: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xielanmin 发表于 2016-5-3 00:00
感谢分享,人视高度的建筑,觉得更加容易表现材料质感,四通和Y形管处理得很不错,就你的3条总结说说我感想 ...

666                                                                              
发表于 2016-5-4 09: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这样的设计没什么意义,浪费人力物力,不过给楼主一个赞
发表于 2016-5-4 22: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6-5-6 17: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纯大神啊这是
发表于 2016-5-20 11: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从刚毕业开始做广州珠江新城豪宅尚东柏悦府已历史4年多,非线性设计在项目实施阶段由于国内的幕墙公司及南玻公司的技术有限,在解决技术难题上都遇到了很大的阻力,通过看大神的分享学习项目经验总结,也从中不断话自身设计的水平。
发表于 2016-6-11 13: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经验,学习了
发表于 2016-6-28 18: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的好帖!实际工程经验与rhino GH 结合运用的范例。期待更多的后续跟进
发表于 2016-6-29 08: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膜拜一下异形曲面大师!
发表于 2016-7-6 04: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问大神几个具体的问题:
如上提到没有预留收口位置而导致无法安装。是因为误差而导致完全装不进去还是装进去了但是形体无法对齐?另外提到这几处位置的铝板废弃了,是只重做了那块装不上的,还是附近相邻的几块板都重做了?
发表于 2016-7-20 11: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实在是高,人才啊!

小黑屋|手机版|NCF参数化建筑论坛 ( 浙ICP备2020044100号-2 )    辽公网安备21021102000973号

GMT+8, 2025-7-12 12:21 , Processed in 0.087938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